20140829 運動場植草
斗六草進場,一捲捲草皮鋪上,運動場開始有不一樣的風貌。
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
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
20160826 拜訪王蘇寬老師
20160826 拜訪王蘇寬老師
王蘇寬老師,不但是學校畢業校友,同時也在學校任教45年,許多小朋友的父母親、甚至祖父母,都曾是蘇老師的學生,由於蘇老師和岳母曾是同事,談起話來也就格外親切。老師記性極佳,為人樸實正直,庭訓謹嚴,子女卓然有成,老師持續關懷北港學子,除設立獎學金鼓勵各項表現績優的孩子外,也囑咐,要特別照顧家庭弱勢的小朋友,畢竟,對於一出生就處在不利狀況的環境裡的孩子而言,學校,真的是他們唯一改變一生的機會。
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
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
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
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
20140804 運動場開挖
20140804 運動場開挖
陰雨,隆隆聲中運動場開挖。
民國七十年代,原本的操場(兼具足球場),
鋪上厚實的水泥地,成為躲避球場、籃球場。
未來,嶄新的運動場,
將舖滿斗六草,讓學校更具生態、低碳意涵。

20140807教賢育柔紀念石
周賢柔先生,為汐止地區聞人。生於民國八年十月十日(農曆閏八月二十六日)。原居汐止鎮北港鮕鮘坑,世代務農,父金土公育有兄弟四人、姊一人、妹二人,周賢柔排行第二,十四歲畢業於北港公學校後,就在台北市日活公司工作。二十歲赴日求學,並許下心願將來回饋鄕里。周賢柔先生之後事業有成,於民國四十一年初次返國,並捐助地方教育如:汐止國小擴建校舍、北港國小校舍及購買私地提供學校運動場2000餘坪,曾受台灣政府主席謝東閔先生頒發二獎狀。地方建設捐助建造柯子林橋、八連大橋。慈善事業方面,設置拱北殿子女教育獎金及冬令救濟金等。周賢柔先生無時無刻思念故鄉情深,為後人景仰。
本紀念石興建於八十週年校慶,鼓勵學子努力向學,造福社會。
周賢柔先生畢業照(第三排右二)
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
20140801 來到北港國小
20140801 學校願景
學校願景
透過成員對話共同形塑,考量全球未來發展趨勢、社會脈動、教育思潮變遷以及教育政策走向與社區環境特性,本校建構「北港好人文、永續新校園」作為學校辦學的願景與目標,期待透過閱讀的核心能力,塑造一個『愛閱北港、故事校園』,在溫馨的閱讀校園中,譜出更多充滿生命力的樂章。願景之核心聚焦於學生全人發展之教育目標,希冀透過教師專業成長、親師協力合作以及友善校園整體營造等目標之達成,培養具有健全人格、人文涵養、創新思考與終身學習之未來公民。
學校願景、核心概念與關鍵能力的分析:
願
景
|
核心概念
|
概 念 內 涵
|
關鍵能力
|
活力、快樂 新北港-
北港好人文
永續新校園
:培育具有
「人文」情懷、
「永續」發展、
「創新」實踐的
「優質公民」
|
人文
|
1. 倫理:能確認人我與環境
的關係。
2.關懷:對他人福祉,能真誠同理及理解。
3.尊重:重視人性的價值,文化的涵養。
|
關懷力
|
永續
|
1.身心健康:能認識自己,接納自己,超越自己。
2.環境永續:用行動、持續投入對環境的關懷。
3.接軌未來:肯定自己生命的價值並傳承優良歷史文化。
|
反省力
行動力
|
|
創新
|
1.
探索思考:能探索思考實踐的方法與過程。
2. 創新批判:釐清事物、轉化為新的想法。
3.專業與效能的展現。
|
思考力
探索力
|
活力北港,快樂成長,親師合作,共創全人發展、
能知能行的優質教育。
20140801 校務經營理念
校務經營理念
學校是公共資產,學校的教育目標除達成個體自我實現,也必須符應社會期望、國家發展與世界潮流。在後現代多元紛擾、價值重構的歷程中,我們需要人文的關懷,在環境劇烈變遷的隱憂下,永續是普世價值,而隨著知識經濟及網路時代的來臨,創新,是永續發展必要的條件。
因此,建構支援的學習鷹架,創新成功的學習經驗,營造適性優質的學習環境以促進全人教育的永續發展,是學校教育的主要目標。
學校成員與社區家長是合作的夥伴關係。把每位家長當作益友,在良師的薰陶下,共同培育國家未來的人才。秉持著「以學習為主體,以學生為中心」的教育理念,延續優質的傳統與特色,展望精緻創新的未來願景,其經營理念分述如下:
一、實踐公平卓越的教育目標
提高專業知能,促進適性發展,帶好每一位學生。
二、營造輔導文化的學習情境
整合組織運作,規劃輔導措施,關懷弱勢族群。
三、發展精緻創新的教學活動
引進專業資源,強化教學研究,精緻課程與教學。
四、營造優質學習的校園環境
充實資訊設備,推動標準化作業流程,建置知識管理系統、
空間美感。
五、擴大家長志工參與的夥伴關係
引進家長多元資源,強化教育合夥人信任關係,以提升親師互動教養功能。
20140801 國華的教育理念
教育理念:
教育的本質是傳承,是啟發,是感動。傳承良善價值,啟發孩子天賦及學習熱情,以創造更多生命的感動。讓孩子認識自我,接納自我,充實自我,逐夢成真,迎向更亮麗的未來。因此,教育的目的是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功,都能成功。
教育的歷程,需關注其全人發展與閱讀素養的培養,以提升孩子探索知識、系統敘說、表達溝通與能知能行的素養,進而累積自我學習經驗,成為未來公民。
教育的本質是傳承,是啟發,是感動。傳承良善價值,啟發孩子天賦及學習熱情,以創造更多生命的感動。讓孩子認識自我,接納自我,充實自我,逐夢成真,迎向更亮麗的未來。因此,教育的目的是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功,都能成功。
教育的歷程,需關注其全人發展與閱讀素養的培養,以提升孩子探索知識、系統敘說、表達溝通與能知能行的素養,進而累積自我學習經驗,成為未來公民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
-
20210413 20210413 今天下午,兩位教育界的前輩校長蒞校關心與指導;及人小學退休的林慶玲校長以及洪新春校長。洪校長民國59年台北女師專畢業分發北港國小。擔任低年級級任,同時還兼任五、六年級的音樂科任。帶合唱團參加「區賽」9年。65-66年派任萬里鄉崁腳國小教導...
-
周賢柔先生,為汐止地區聞人。 生於民國八年十月十日(農曆閏八月二十六日)。原居汐止鎮北港鮕 鮘 坑,世代務農,父金土公育有兄弟四人、姊一人、妹二人,周賢柔排行第二, 十四歲畢業於北港公學校後,就在台北市日活公司工作。二十歲赴日求學,並許下心願將來回饋鄕里。 周賢柔先生之後事業有成...